畅言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2|回复: 0

2尖椒下降51三亚

[复制链接]

12

主题

12

帖子

5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9
发表于 2021-4-7 04: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百二间”是歇山顶式的“宫殿式”古民居,融合了莆仙文化和闽南文化的精髓,如今已有多堵墙倒塌

海都—海峡都市报讯(海都记者 周德庆 文/图) “连日雨水,‘百二间’又有一堵墙塌了。”建于1776年的福清新厝镇古民居“百二间”,继日前被盗贼挖走10根青石柱基(详见沈阳白癜风医院连撬三重门 偷走8根青石浮雕)后,危颤颤的屋墙又倒下了一面。眼看着这座曾被誉为“福清建筑奇观”的古宅加速衰落,不少村民暗暗地叹息。

记者调查发现,像“百二间”晚节堪忧的百年福清古厝,不在少数,像施氏八扇厝、郭氏古民居群等别具福清传统风格的老建筑,也都快撑不下去。除了不法分子的偷盗外,自然老化、年久失修也是导致古民居衰颓加速的重要原因。因不属于文物保护单位等原因,福清政府部门对古民居的保护也有心无力。一道如何保护这些古厝的难题,摆在了当地面前。

合莆融闽南风格是“福清建筑奇观”

前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福清新厝镇岭边自然村“百二间”。厝内荒草丛生、墙颓瓦碎。

福清文史专家林秋明介绍,古厝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后经几代人陆续扩建,形成了一座拥有三落厅、七重护厝、三十四个天井、一百二十个房间的庞大土木建筑群,后人叫其“百二间”。

“百二间”的护厝重重叠叠,屋顶上的翘脊,犹如数十只燕子。福清市博物馆工作人员毛胤云说,翘脊被称为“燕脊”,是莆仙文化的代表,整个的厅房结构布局与福清传统的“四扇厝”、“六扇厝”极其相似,而红砖红瓦则是闽南文化的滥觞。

这座融合了莆仙文化、福清传统和闽南风格的建筑群,被福清市的文史专家称为“福清建筑史上的奇观”。林秋明说,“百二间”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在福清乃至全省实属罕见,也是福清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民居之一。

连遭盗窃古厝衰败严重

今年2月底,“百二间”里的10根底柱,在两个黑夜被盗贼先后挖走,“百二间”保存较好的几栋附属建筑已经变成危房。

“没有遭到盗窃前,祖厝已经开始衰颓了。”当地村民说,不断有住户搬走,到了2000年左右,随着住在里面的最后几位老人过世,“百二间”里已经是人去楼空了。

毛胤云说,土木建筑的古厝,正常的寿命是150~200年,如果没有人居住,整个建筑的衰颓就会加速。

记者了解到,2003年,在村民的集资下,“百二间”曾进行了一次重修,重置了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的旗杆和进士牌匾。2011年,村民再次对“百二间”的正厅进行翻修时,因施工不慎把几扇墙给弄塌了,翻修计划也被迫中止。

村民说,村里近期做过大致的预算,全部翻修需要上千万元的资金,数目太大,几乎不可能筹到。

福清多数古民居遭破败命运

记者了解到,在福清的村落里散落着数量众多、保存较好的古民居。福清市博物馆曾专门做过普查工作,根据清代前、清代早期、清代中期、民国初等划分,每个时代选取20~30座古民居,对90多座极具特色的古民居进行了档案记录。

近几年,福清市几位政协委员也专门做过多次的调研,结果让他们忧心忡忡。不少古民居群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几近倒塌。“龙田镇上一村的施氏八扇厝,曾是明嘉靖年间戚继光抗倭的据点之一,由于年久失修,几近倒塌。渔溪镇联华村的郭氏古民居群,距今有百余年历史,总面积8000多平方米,有大小房间近百间,极富特色,而如今却任人翻修、翻盖。”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福清政协委员说。

政协委员:专项或社会资金修缮古厝

记者了解到,非文物保护单位和古厝的所有权方式比较特殊是保护古民居的两大难题。福清市博物馆的毛胤云说,除了东关寨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外,还有90多座古民居都不是文保单位。因为许多老民居的所有权,不少村民都有份,福清文物部门不便介入,“保护和翻修主要还是靠村民的集体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畅言论坛 (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1174号 苏ICP备20026328号 )

GMT+8, 2024-4-29 17:42 , Processed in 0.06807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